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wwwesanxi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云上宜AI 首页 教育 查看内容

    三峡职院新校区9月启用,产教融合助力宜昌技能人才储备

    2025-4-10 21:26| 发布者: ottoshen| 查看: 25| 评论: 0

    摘要: 三峡职院新校区9月启用,产教融合助力宜昌技能人才储备——从“千亩校区”到“产业引擎”,解码职业教育的宜昌实践 2025年9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将在宜昌点军区科教城正式启用,这座规划占地2500亩、总投 ...
     三峡职院新校区9月启用,产教融合助力宜昌技能人才储备

    ——从“千亩校区”到“产业引擎”,解码职业教育的宜昌实践

    2025年9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将在宜昌点军区科教城正式启用,这座规划占地2500亩、总投资逾40亿元的现代化职教园区,不仅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新地标之一,更将成为宜昌“产教融合、技能强市”战略的核心载体。从开工到启用不足两年,这座“职教航母”如何实现高效推进?其背后“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模式又将如何破解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


    一、“新校区速度”:从蓝图到现实的产教融合基地

    新校区的建设刷新了宜昌职教基建的“进度条”:

    • 分阶段推进: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涵盖生活服务区(宿舍、食堂)、教学行政区及公共设施,目前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机电装修与绿化同步推进,计划2025年9月率先投用。二期将扩展至2500亩,重点建设实训基地与科研中心。
    • 智慧化校园:新校区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无人值守图书馆、智慧教室、能源监测平台等,可实现教学资源与实训数据的实时互联。
    • 容纳能力跃升:一期建成后可容纳1万名学生,2025年9月首批入驻师生将达6000人;全部建成后,总容量将突破3万人,为区域提供大规模技能人才储备池。

    二、产教融合2.0:从“订单培养”到“共生发展”

    三峡职院新校区的核心使命,是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生态体系。其创新模式体现在三大维度:

    1. 专业动态适配产业

      • 围绕宜昌“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新校区设置绿色化工技术、无人机应用、智慧康养等30余个专业,淘汰落后专业9个,新增贴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占比达40%。
      • 例如,针对宜昌打造“无人机之都”的规划,学校新增无人机驾驶与运维专业,并获批中国民航局(CAAC)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资质,直接对接本地企业需求。
    2. 产业学院深度联动

      • 已成立“三峡文旅产业学院”“兴发化工学院”“中药材产业学院”等9个校企共建平台,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师资与实训设备,学生可进入安琪酵母、长机科技等龙头企业实习,实现“入学即入岗”。
      • 典型案例:与湖北三峡文旅集团共建的文旅产业学院,开发“非遗+旅游”“数字营销”等课程,学生参与屈原故里景区运营项目,直接推动宜昌文旅服务升级。
    3. 技术反哺地方经济

      • 依托新校区科研资源,学校联合企业开展“四技服务”(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培训),近三年为本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27项,孵化专利43项。
      • 例如,农学院与安琪酵母共建实验室,研发的酵母提取物改良工艺为企业年增效超500万元;机电工程学院为长机科技优化齿轮加工流程,生产效率提升18%。

    三、技能人才储备:从“量变”到“质变”

    新校区的启用将显著提升宜昌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 规模化培养:未来三年,学校年招生规模将从8000人扩至1.5万人,其中70%专业定向输送至本地重点产业。
    • “双师型”师资升级:2025年已引进专任教师210名(含博士10名),企业工程师占比达35%,形成“教师+技师”联合授课模式。
    • 贯通式培养体系:通过中高职衔接(如宜都校区中职生源直升高职)、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四、城市发展赋能:职教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新校区的战略价值远超单一教育项目,其背后是宜昌“以教兴城”的顶层设计:

    • 经济拉动:预计新校区每年为地方贡献消费超2亿元,带动周边商业、地产、交通等配套发展。
    • 人才留宜率提升:通过“本地实习+属地就业”政策,近三年毕业生留宜就业率从43%跃升至68%,有效缓解企业“用工荒”。
    • 城市品牌升级: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新校区将助力宜昌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与科创企业落户。

    结语:职教改革的“宜昌样本”

    三峡职院新校区的启用,标志着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驱动”的转型。通过精准对接产业、深化校企共生、反哺地方经济,这座“没有围墙的校园”正成为宜昌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与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正如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在开工仪式上所言:“职业教育的厚度,决定了一座城市产业的高度。” 未来,随着新校区全面投用,“宜昌工匠”的品牌或将重新定义长江经济带的产教融合格局。

    【数据与图片来源】

    • 新校区建设进展:三峡日报、宜昌发布
    • 产教融合案例: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极目新闻
    • 政策规划:宜昌市文旅局、教育局公开文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抖音官方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云上宜网.湖北软盟信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鄂ICP备2025104345号 )

    © 2009-2025www.Esanxia.com云上宜网 技术支持:软盟

    云上宜网|宜昌人的数字生活门户。聚焦本地热点,传承三峡文化,提供生活资讯、商业信息及智慧服务,让宜昌更智慧,让三峡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不作商业用途,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商务合作QQ:928283588 软文合作QQ:928283588 投稿邮箱:esanxiacom@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