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wwwesanxi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云上宜AI 首页 数字非遗 查看内容

    丰都包鸾竹席:三百年非遗技艺,一席织就中越友谊

    2025-4-10 22:10| 发布者: ottoshen|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在重庆丰都的青山绿水间,一项传承三百余年的非遗技艺——包鸾竹席,不仅以“薄如蝉翼、折叠如书”的工艺惊艳世人,更因承载中越友谊的外交佳话而载入史册。这门起源于移民智慧、淬炼于匠心的技艺,正以文化符号的姿 ...
     丰都包鸾竹席:三百年非遗技艺,一席织就中越友谊

    在重庆丰都的青山绿水间,一项传承三百余年的非遗技艺——包鸾竹席,不仅以“薄如蝉翼、折叠如书”的工艺惊艳世人,更因承载中越友谊的外交佳话而载入史册。这门起源于移民智慧、淬炼于匠心的技艺,正以文化符号的姿态跨越时空,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传奇。

    一、技艺溯源:冷竹与匠心的相遇

    包鸾竹席的诞生,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洪流密不可分。清康熙年间,杨姓家族从湖北迁居丰都包鸾镇,发现当地盛产的冷竹质地坚韧、纤维细腻,遂将其与楚地竹编技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编织工艺。传说中,杨氏祖先受白须仙人托梦启发,将坚硬竹块改良为柔软竹席,自此开启了这门技艺的传承之路。

    制作一张包鸾竹席需历经16道工序,核心工艺堪称“指尖上的微雕”:

    • 选材严苛:仅取海拔800-1000米高山冷竹,竹龄一年、无疤无虫,白露节气后砍伐以避虫蛀;
    • 精工细作:将竹材劈成不足1毫米厚的篾丝,经刮青、刮柔等处理,使竹丝兼具韧性与柔滑触感;
    • 匠心编织:采用斜向起头、对角交压技法,可织出铜钱纹、二龙戏珠等复杂图案,一床精品需耗时10余日。

    二、外交纽带:国礼里的友谊密码

    包鸾竹席的高光时刻定格在1960年。当时,中国将一床织有中越国旗与“中越人民友谊万岁”字样的竹席赠予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件承载匠心的艺术品成为两国友好的象征。此非孤例:1959年,刘凡山编织的竹席作为国礼献予毛主席;1934年“二龙戏珠”竹席更获四川省工艺竞赛奖项,彰显其跨越时代的艺术价值。

    三、传承困境:从“一席难求”到“匠星寥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包鸾镇曾有200余名匠人从事竹席编织,场镇店铺林立,产品供不应求。鼎盛时期,一床竹席需凭票购买,成为身份象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竹席面临双重挑战:

    • 市场冲击:机械化生产的竹席以低价抢占市场,手工制品因耗时久、成本高(单价千元以上)逐渐边缘化;
    • 传承断层:年轻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全镇仅剩张茂银、舒文海等十余名老匠人坚守,最年轻的传承人已逾花甲。

    四、破局之路:非遗新生与乡村振兴

    面对存续危机,多方力量正探索活化路径:

    • 文化IP打造:2010年包鸾竹席入选重庆市级非遗,舒文海等传承人通过参展、研学活动推广技艺,将产品定位从日用品转向收藏级工艺品;
    • 文旅融合:包鸾村将竹编技艺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建设非遗工坊、开展体验课程,并借力“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打造文旅综合体;
    • 数字赋能:借助“巴渝农耕文化数字地图”等平台,竹席制作流程以数字化形式传播,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折叠时光的温度

    今日,当游客走进包鸾镇,仍可见老匠人跨坐木凳,手持竹刀将岁月刮成细丝。张茂银的店铺里,半成品竹席与智能手机并置,传统纹样与电商二维码共存——这是非遗在数字时代的生存辩证法。正如传承人舒文海所言:“我们卖的不只是竹席,更是三百年流淌的文化基因。” 这张曾见证外交风云的竹席,正以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续写“一席之地”的故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抖音官方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云上宜网.湖北软盟信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鄂ICP备2025104345号 )

    © 2009-2025www.Esanxia.com云上宜网 技术支持:软盟

    云上宜网|宜昌人的数字生活门户。聚焦本地热点,传承三峡文化,提供生活资讯、商业信息及智慧服务,让宜昌更智慧,让三峡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不作商业用途,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商务合作QQ:928283588 软文合作QQ:928283588 投稿邮箱:esanxiacom@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