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讯(记者 陈雨桐)在三峡大坝坛子岭观景台,游客们不再只是远眺高峡平湖,而是随着非遗传承人吼一曲荡气回肠的《峡江号子》;在屈原故里景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经纬线间,上千名游客亲手编织出“端午安康”图案……这个国庆假期,三峡库区非遗活化创新实践引发关注,2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通过场景再造、科技赋能、业态融合,在景区“活态生长”,带动文旅消费同比增长210%,非遗传承人月均增收超8000元。 技艺破圈:从展柜到山水实景剧场非遗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与三峡山水深度融合的“动态风景”:
“非遗活了,景区就有了魂。”国家级非遗项目“薅草锣鼓”传承人谭学聪感慨,过去在村里演出观众不足十人,如今在神农溪景区每天带游客“边劳作边对歌”,月收入翻了五倍。 科技赋能:AR扫出“非遗地图”数字化手段让非遗体验更“轻量化”“趣味化”:
在清江画廊景区,52岁的上海游客李雯通过手机AR“复活”了《土家撒叶儿嗬》舞蹈教学:“跟着虚拟导师学跳丧舞,既新奇又震撼,这是对生命最质朴的致敬。” 产业新生:非遗工坊变身“造富车间”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95后”青花瓷非遗传承人林悦在抖音直播拉坯,粉丝超百万:“景区工坊日均接待500人,直播带货月销瓷器2000件,老手艺成了‘新国潮’。” 政策护航:非遗保护引入“数字确权”为破解传承人老龄化、技艺流失难题,宜昌创新保护机制:
“让非遗在景区不是‘盆景’,而是‘森林’。”湖北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张锐表示,三峡模式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据悉,2025年前,三峡库区将建成非遗主题景区12个,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非遗活化示范带。 |
抖音官方号
官方公众号
手机APP下载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云上宜网.湖北软盟信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鄂ICP备2025104345号 )
© 2009-2025www.Esanxia.com云上宜网 技术支持:软盟
云上宜网|宜昌人的数字生活门户。聚焦本地热点,传承三峡文化,提供生活资讯、商业信息及智慧服务,让宜昌更智慧,让三峡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不作商业用途,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商务合作QQ:928283588 软文合作QQ:928283588 投稿邮箱:esanxiacom@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