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以赛事为引领,构筑以中国龙舟争霸赛、中国宜昌自然水域漂流赛两大品牌为支撑的赛事体系,保持连贯性,打造升级版。” 7月2日,宜昌市龙舟暨漂流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市体校举行,新当选的市龙舟暨漂流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王万修在谈到宜昌龙舟、漂流运动如何高质量发展时表示。
近年来,宜昌市龙舟暨漂流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文旅部门的领导下,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通过“一地一品”特色体育品牌创建,坚持赛事引领,以体促旅,以旅彰文,走出了一条体育活、旅游旺、文化热的新兴之路,既履行了专业体育社团职能,又激活了宜昌体育产业的“一江春水”。
大胆创新,特色赛事接二连三
宜昌市龙舟暨漂流协会于2015年成立之初,便致力于龙舟和漂流运动的推广与发展,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承办了一系列高标准、高级别的龙舟和漂流赛事,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6年6月,改造传统漂流艇,研发龙舟漂流艇,并举办世界首次国际龙舟漂流大赛;2019年6月,承办世界四大顶级漂流赛——中国宜昌自然水域国际极限漂流F1大奖赛,吸引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3100多名选手参赛;2020年9月,抢抓“龙舟入奥”机遇,在三峡大坝水域成功举办中国龙舟争霸赛,成为中国龙舟运动入奥运会的国家级标志性赛事;今年6月,协会又成功组织了“宜荆荆恩”城市群龙舟邀请赛,成为宜昌市文旅部门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体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开篇之赛”。
体旅融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宜昌市漂流运动从省级赛事到国家级赛事,再到国际性赛事,不断升级的赛事倒逼我市漂流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档升级和运营的规范化、标准化,催生了兴山朝天吼、秭归九畹溪两个国家AAAA级漂流景区,而以漂流为核心的兴山高岚还被列入全国首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019年,宜昌市4大漂流景区接待量突破6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亿多元,对拉动酒店餐饮、乡村民宿、交通运输、农旅采摘等相关产业增加值贡献良多。漂流已成为宜昌夏日游的金字招牌,是推动全民健身、文化消费、全域旅游、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特色赛事,推动特色品牌建设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宜昌市龙舟、漂流运动场地富集,人才辈出,已成为全民参与性较强的竞技性、群众性运动。目前,宜昌市培养龙舟、漂流运动国际级裁判1名、国家级裁判2名、国家一级裁判62名。打造了黄柏河、柏临河(龙泉段)、万古寺、三峡坝前徐家冲港湾、宜都清江、宜昌城区梅子垭水库6个龙舟训练基地,建立了兴山朝天吼、秭归九畹溪、点军青龙峡、远安横鼎4个漂流运动基地,其中国家级训练基地3个,成为推动宜昌市龙舟和漂流运动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以龙舟、漂流为代表的宜昌山水特色户外运动大放异彩,宜昌市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授予“中国龙舟名城”和“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都”荣誉,中国宜昌自然水域漂流大赛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龙舟和漂流已成为宜昌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龙舟漂流”商标填补了宜昌体育服务业国家注册商标的空白。(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通讯员 王畅)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