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 张华)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三峡坝区迎来历史性新起点。今日,湖北省政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安全+发展”双轮驱动试验区建设,规划总面积达4098平方公里的三峡坝区绿色转型蓝图进入实施阶段。这一重大工程将统筹安全底线与发展动能,打造世界级水电工程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中国样本”。 安全筑基:筑牢大国重器“生命线”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始终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前提。试验区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投入120亿元,实施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防洪能力升级、坝体智能监测三大工程。依托北斗卫星、5G物联和AI预警系统,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安全监测网络,实现地质灾害风险点实时预警覆盖率100%,库岸稳定性评估精准度提升至95%以上。 “安全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加固,更是对百万移民安居乐业的承诺。”三峡集团安全总监李国锋表示,试验区将同步推进移民安置区房屋抗震改造、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确保“大国重器”与“民生福祉”双重安全。 绿色转型:激活4098平方公里生态价值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试验区提出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抓手,推动全流域生态产业化。规划显示,4098平方公里范围内将划定75%的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珍稀植物保护、消落带修复、水域生态牧场等12项重点工程。其中,长江鲟等濒危物种人工繁育基地、三峡库区“零碳岛”示范项目将于年内动工。 产业转型方面,试验区将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23处,新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色航运物流、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三大产业集群。据测算,到2030年,试验区清洁能源占比将超60%,碳汇交易规模突破50亿元,带动10万库区群众转型为生态护林员、环保技术员等“绿色职业”从业者。 创新驱动:智慧管理平台赋能双轮协同为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试验区创新引入“长江大脑”智慧中枢系统。该系统整合气象、水文、经济等120类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库区运行场景,可提前6小时预判极端天气对航运、发电的影响,并为生态旅游线路优化、碳交易定价提供决策支持。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规划,而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系统革命。”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专家王明指出,三峡试验区的双轮驱动模式,为全球大型工程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据悉,试验区首期项目已吸引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世界银行等机构投资超80亿元,首批生态补偿、绿色金融政策将于下月落地。这片承载着民族工程荣耀的土地,正以安全与发展的双重蝶变,书写新时代长江文明的新篇章。 |
抖音官方号
官方公众号
手机APP下载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云上宜网.湖北软盟信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鄂ICP备2025104345号 )
© 2009-2025www.Esanxia.com云上宜网 技术支持:软盟
云上宜网|宜昌人的数字生活门户。聚焦本地热点,传承三峡文化,提供生活资讯、商业信息及智慧服务,让宜昌更智慧,让三峡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不作商业用途,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商务合作QQ:928283588 软文合作QQ:928283588 投稿邮箱:esanxiacom@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